建设人才教育服务平台,全国建设人才培训考评服务定点单位
联系我们
咨询热线:400-004-5166
首页 > 机媒体 > 人物故事 > 正文
关注一下,不做行业的局外人
官方微信公众号

平民英雄杨云青,那年地震,他连续开了9天吊车,救了12人

吊车之家 / 2018-05-15
摘要:10年前,杨云青在地震时开着吊车,协助上海消防等救援部队救出多名被困者。地震发生后的9天里,他几乎没离开过那辆吊车。那时的他,仿佛不知疲倦。

640.webp (8).jpg

“平民英雄” 杨云青头发已经花白   摄影:应磊鸣

“老多了,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老花眼……”电话里,朋友问起他的近况,68岁的杨云青坐在自家开的震中饭店一张空餐桌前,如是回答。

10年前,杨云青在地震时开着吊车,协助上海消防等救援部队救出多名被困者。地震发生后的9天里,他几乎没离开过那辆吊车。那时的他,仿佛不知疲倦。

如今,这位“平民英雄”明显感觉走路吃力了,有时走路还会走偏;他的右手,也有些伸不直了。闲暇时,他会有意识地用左手,一根根去掰右手的手指。

最让他感觉恼火的是眼睛,“老花300多度,车子都不敢开了”。

映秀好人:因救人善举,声名远播

640.webp (9).jpg

杨云青在自家开的“震中饭店”   摄影:应磊鸣

震中饭店,其实更像是一个农家小吃店,布局也很简单,家门口搭了一个凉亭,亭下摆了四五张圆桌,几个张小方桌算作“大堂”。凉亭背后是一座藏羌风格的3层小楼房,这是地震后国家统一为灾民建的安置房,二楼、三楼住人,一楼是饭店厨房,杨云青的儿媳便是震中饭店的掌勺大厨。

映秀,青山环绕,渔子溪河从镇子里穿过,在小镇东面的山脚下汇入水流湍急的岷江。坐在老杨家震中饭店的凉亭里,夜深时,可以听到渔子溪哗啦啦的流水声。

震后,自力更生的映秀人开了不少小饭店、农家客栈,因为杨云青在地震时开吊车协助救人的缘故,震中饭店的名气最大。

2008年5月12日,地震发生后,在缺少重型起吊机械的重灾区映秀镇,杨云青开着借来的唯一一辆吊车,协助上海消防等救援部队,吊起了一块又一块压在被困者身上的房梁、水泥板,参与拯救了10多个生命,其中包括埋压101个小时的映秀小学4年级学生尚婷,埋压124个小时的20岁小伙蒋雨航等人……地震发生后的9天里,杨云青几乎没离开过那辆吊车。

640.webp (10).jpg

因为杨云青在地震中救人的缘故,震中饭店在映秀的名气最大  摄影:应磊鸣

饭店的凉亭和墙上,至今依然挂着杨云青参与救人的照片。那时候的他,穿一件白色背心、蓝色牛仔裤,身材壮硕,胳膊上的肌肉很显眼,给人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。

因为救人的善行义举,他被媒体誉为“平民英雄”。

后来,一位好友专门写了“映秀好人”四个字,装裱好,送给他,挂在饭店的凉亭里。

丧妻之痛:人生最灰暗的日子,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

640.webp (11).jpg

汶川地震后,杨云青开吊车,协助上海消防在映秀小学救援   来源:上海消防

640.webp (12).jpg

杨云青协助上海消防救出被困124个小时的蒋雨航   来源:上海消防

地震发生后,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几乎不知疲倦、开着吊车四处救人的杨云青,但很少有人知道,这场地震给他造成了多大的创伤。

杨云青兄妹4人,地震夺去了这个大家族10个人的生命,其中包括他的结发妻子。

杨云青的前妻叫袁秀芳,比他大一岁,属牛。

“她没什么文化,一个农村妇女,相当勤劳,就像一头老黄牛一样,勤勤恳恳,在家里种地,开小卖部,还要带孙子。”杨云青说,他以前有点“农村大男子主义”,一直都是老婆照顾他。

“我以前在外面赚钱,开吊车,做生意,习惯了在家里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。”杨云青说,那时候饭吃完了,敲一下碗,老婆就知道没饭了。

地震发生后,杨云青四处寻找爱人,等找到时,发现老婆因为被砸中头部,已经去世了。

“她当时开一个小卖部,裤子口袋里的营业款,手上的戒指、耳环,我都没取下来,希望她能带走。”杨云青安顿好老婆后,就开着吊车去救人了,“毕竟当时还有那么多活着的人等着去救”。

老婆的去世,对杨云青的打击非常大。

“她跟了我一辈子,从来没享过福,我对她非常愧疚。假设她生过病,我端过茶、送过水,心里也还好受一些。”杨云青说,“她好好地,突然就没了”。

实际上,杨云青并非不懂老婆,他曾跟老婆说,他再做2年,做到60岁就不做了,要开着私家车带她去旅游。因为他知道,他老婆晕车,最远只到过成都,所以想带她出去看看:“她坐不了客车,一坐客车就晕车,会吐,我们说‘泥水匠招手要土(吐)’”。

2008年4月14日,58岁的杨云青买了一辆小轿车,他准备喊上亲家过两年一起去旅游,两个男的换着开车,两个亲家母就坐在后面看风景。

他没想到,车子刚买了不到一个月,就地震了。

救援结束后,失去老婆的杨云青迎来了人生最灰暗的一段日子,他一度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。

“儿女们都大了,都有自己的事情。”杨云青在心情最低落的时候,接受了蒋雨航父母的邀请,去贵州散心。因为开吊车协助上海消防救出了蒋雨航,杨云青和他的父母成了患难之交。

蒋雨航妈妈也看出了杨云青的低落,她担心老杨走不出丧妻的阴影,便提出让他搬离映秀,到贵州住,然后再给他介绍一个老伴,重新开始一段生活。

“她当时介绍了当地一个医生给我,被我拒绝了。”杨云青说,他当时在心理上,还无法接受再婚。

重组家庭:她心里的他很伟大,是个好人

640.webp (13).jpg

杨云青(左)在跟朋友聊天   摄影:应磊鸣

“散心”回到映秀后,家人们也开始担心杨云青从地震中走不出来,就开始张罗着给他介绍“老伴”。

一开始,杨云青不同意,后来拗不过,就去见了弟弟给他介绍的相亲对象——家住都江堰的刘明玉。她比杨云青小9岁,年轻时离婚后,一直没有再婚。

“第一次见面吃了顿饭,我带着女儿和儿媳妇,让她们帮忙把下关。”杨云青对刘明玉的第一印象不错,对方“穿着一件长风衣,瘦瘦的”,但他并没有对这次相亲抱太大希望,因为对方比较年轻,又是城里人,他担心对方瞧不上他。

杨云青不知道,刘明玉在见面之前,已经从电视、报纸上,知道了他那些救人的事迹。

“当时就觉得,他很伟大,是个好人。”见面那天,刘明玉特地穿了一件很长、很瘦的风衣,还穿了一个高跟鞋,让自己看起来高高的”。

她对杨云青的第一印象是人很苍老,但看起来比较平静,手上有很多茧子。

第一次见面以后,两人互留了电话,平时偶尔发发短信,打个电话,但一直没有确定关系。

2008年年底,杨云青去都江堰修车,想请刘明玉吃顿饭,结果打了几十个电话,对方都没接。

“当时,我想肯定没戏了。”杨云青最后决定再打一个,结果接通了。原来,刘明玉出去玩,把手机扔在家里了。后来,他们一起去吃了火锅,杨云青向她发出邀请,希望她到映秀来看看。

2009年春节前几天,刘明玉带着三个姐姐、两个姐夫到了映秀,“姐姐们就想看看,这个报道里的‘映秀好人’,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好人,想看看这个男人后半生靠不靠得住”。

姐姐们考察下来,觉得杨云青确实挺好,就过关了。第二天,刘明玉就跟着杨云青,给他逝去的爱人袁秀芳扫墓了。

“她说,袁姐,我们来看你了。你就安安心心地、放放心心地,老杨,今后我来照顾他。”杨云青至今记得刘明玉当时说的这几句话。

2009年3月,杨云青与刘明玉正式领了结婚证,但没办婚礼。

“袁姐刚走了不久,这样对逝者不尊重。”刘明玉和老杨一直到现在也没办婚礼,只是在领证后请亲戚们吃了一顿饭,“让大家知道有这件事就好了”。

老来相伴: 她总是变着法子给他弄点好吃的

640.webp (14).jpg

杨云青儿媳是饭店掌勺大厨,妻子刘明玉在一旁帮忙  摄影:应磊鸣

结婚后,刘明玉看到有那么多参与映秀重建的人,没地方吃饭,就建议开个小吃店。两人商量后,给饭店起了名叫“5·12震中小吃店”,后来去工商所核名时,改成了“震中饭店”。

开饭店对杨云青来说,并不是难事。地震前,他曾拥有两个采沙场、两台吊车、一个鱼塘,还开了一个临河的农家乐,河边有17间房子。结果,地震一震,啥都没了。

一开始,震中饭店的生意还不错,但随着都汶高速(都江堰到汶川)公路通车,往汶川、卧龙、四姑娘山方向的车辆基本都直接走高速,不再像以往那样经213国道在映秀做短暂停留,饭店的生意渐渐少了。

2013年前后,杨云青把饭店,交给了儿子、儿媳打理,老两口住回了都江堰按揭买的房子里,只在饭店忙不过来时,才回映秀帮忙。

都江堰这套七八十平方的房子,是夫妇俩于2010年买的,总价27万多元,首付14万元,贷款约13万元,按揭10年,一个月还1000多元。

“她是退休职工,一个月有3300元退休金,主要靠她还房贷;我现在一个月有1200元补贴,是地震之后,国家补给失地农民的。”老杨说,他们的房贷还有一年多就还清了。

“平时,都是她照顾我。”老杨说,每天早晨,刘明玉做好早饭后都会喊,“二哥(杨云青排行老二),起来吃早饭了”,然后他才起床。

因为杨云青有糖尿病,很多吃的东西要忌口,刘明玉做饭总是迁就他,还要变着法子给他弄点好吃的,“蒸点蛋花,打点豆浆啥的”。

但在刘明玉看来,杨云青也挺会照顾人的。

2015年,她得了一场大病,“吃了东西总感觉不消化,经常拉肚子,胃疼”,后来检查出来是“胰管上长了流沙石”。

当年6月,刘明玉做了手术,手术前105斤的她,瘦得只剩下70多斤,“人都瘦得脱相了”。

那段时间一直是杨云青照顾她,“他会熬粥、下面条,煮点菜汤”。

在杨云青的照顾下,刘明玉的身体在慢慢恢复,如今已长到了80多斤。

“平时,子女们都很忙,都有自己的生活。”刘明玉说,老伴、老伴就是老了有个伴,平时有个头疼脑热,可以互相照顾。

640.webp (15).jpg

如今的映秀回归了往日的山清水秀 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机媒体立场。机媒体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标注作者和来源。